双11不再是电商与传统零售业的简单PK

扫码阅读手机版

来源: 中国青年报 作者:盘和林 编辑:王晓迪 2019-11-13 08:53:40

11月11日凌晨,一年一度的“双11”开始后,1分36秒,仅天猫的成交额就达到了100亿元。2018年,达到这个数字花了1小时47分钟。“双11”的数据一再突破纪录,体现出了公众消费热情的增长,也体现出了“双11”这个概念逐渐得到公众广泛接受的过程。然而,就在大多数人都在盯着各路电商发出的经营数据的时候,也有许多人注意到:越来越多的线下商家,也加入到了“双11”营销的行列当中,获得了不少顾客的眷顾。我们在关注“双11”与电商的密切关系的同时,不妨也对电商繁荣与实体零售业繁荣的关系做出更深入的思考。

过去几年,一直有部分舆论认为,“双11”热闹的同时,实体零售业与电商行业其实是在此消彼长,电商对实体零售业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挤压。然而,今天的局面说明,“双11”已经从最初单纯的电商促销节,逐渐转变成为线下商家也积极参与的“购物节”,它对传统零售行业起到的,其实是一种渗透与浸润的作用,而不是简单的替代,更不是零和的“挤压”或者“掏空”,实际上,更多促进了零售行业的升级,新零售是传统零售行业的新生。

所谓的“挤压效应”或者“替代效应”,其实只体现在电商最早的发展阶段。那时,异军突起的电商,确实对传统零售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。但我们更应该看到,这种冲击,其实冲击的是传统零售行业亟待改进的短板,比如,消费者需求与商品供给的匹配性,以及购物的便捷性等,而这实际上为传统零售业指出了进步的方向。

回看数字经济的崛起,这其实是一种时代的大趋势,尤其是5G时代网络速度和容量更大之后,数字经济必然改变社会原有的商业模式,改变包括零售在内的每一个传统产业。拥抱数字经济是传统零售行业的必然出路。

其实,面对电商兴起,实体零售业无需慌张,其体验式消费、即兴式消费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正如马云说过的那样,纯电商的时代很快会结束,一种结合了线上、线下、物流、数据和供应链等诸多因素的零售模式,将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,这也是人们预期中的“新零售”行业形态。

回看“双11”的发展过程,经过电商与实体零售业多年的“相爱相杀”,“双11”的消费促进效益早已溢出了网购范畴,线上电商与线下实体店之间,如今已不再是泾渭分明的对手,而更多的是互相融合、互相合作、共赢的“队友”。这两年,线上线下的联动已是主流。“双11”期间,各大线下商场也会加入打折行列。不只是优惠,很多百货、超市、家居、汽车、酒类行业,纷纷借机推出新品,这是一年当中商家最大的展示舞台和增长机会,普通人对“双11”的印象,也由“网购打折”不断向“购物嘉年华”的方向演进。

其实,不只是“双11”,以今年“618”数据为例,全国共有70多个新零售商圈同步参与了这一活动,直接带动了45%的线下消费笔数增长和30%的客流增长,从今年的“双11”数据来看,今年的线下带动力更强。高德地图发布的报告显示,“双11”期间在国内20座重点商业城市全天拥堵指数预测及对比中,除哈尔滨外,其他城市高峰时段的拥堵延时指数都较平时周末有不同程度提升。其中,重庆、西安、武汉提升幅度都在10%以上,重庆和西安的增幅更是达到17%。

另外,据《2019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趋势报告》显示,近年来,线上渠道与实体渠道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。目前超过80%的消费者已经通过全渠道进行购买决策。

这些数据说明,经过最初的挤压和替代之后,线上线下已经到了深度融合阶段,实际上是促进了实体零售行业的繁荣。也正因如此,这两年将互联网新经济与实体经济、电商与传统零售行业简单对立起来的声音明显越来越小,不再是舆论主流。

更为重要的是,“双11”所带来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、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技术的普及,都让实体零售业享受到了巨大的溢出效应。可以说,现在传统零售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之后的新零售,促进了实体零售业的繁荣,因此,电商繁荣与实体零售业的繁荣并不是对立关系。

当然,客观地说,并不是说电商完全不会再挤压实体零售业,但我们厘清数字经济已经来临的时代大背景之后,不难得出一个结论:电商繁荣促进了积极改变的实体零售企业的繁荣,给传统零售业一个全新的生命周期,对于墨守成规、固步自封的实体零售企业而言,深度融合可能意味着淘汰,但电商更高效地刺激了线下零售的优胜劣汰,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。

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

推荐新闻

我来说两句

关于北方网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律师 | 设为首页 | 关于小狼 |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2-23602087 | 举报邮箱:jubao@staff.enorth.cn | 举报平台

Copyright (C) 2000-2024 Enorth.com.cn,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.,LTD.All rights reserved
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津B2-20000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:020509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